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 基层执法 正文

庐江县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应知应会

2023-10-19 来源:庐江县市场监管局 阅读量:

  一、什么是食品安全“两个责任”?

  按照国务院食安委部署,各级食安办正积极落实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压紧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两个责任”,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

  二、什么是食品安全包保责任制度?

  1.实行责任清单制(要求市、县、乡、村四级党政领导干部与对应的企业建立分层分级、层级对应的包保责任清单制度)。

  2.实行任务清单制(包保的党政领导干部要督促企业做好“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抓好常态化防控、强化应急处置、加强宣传和培训”四方面的工作)。

  3.实行督查清单制(要求省市县乡建立督查组对包保干部落实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情况进行督查)。

  4.建立责任与任务承诺书制度(规定包保干部要同本级党委和政府(食安委)、村支部(村委会)主要负责人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明确包保主体,承诺履职尽责,确保完成任务)。

  三、什么是分层分级,层级对应?

  分层:是将包保干部按级别分为市、县、乡、村四层。分级:是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按规模分为ABCD四级。

  层级对应:是包保干部按市县乡村层级对应ABCD四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

  四、承诺书如何签订?

  各级包保干部与本级食品安全委员会、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明确包保主体,确保完成任务。承诺书一式三份,逐级报备。

  五、包保干部如何对包保主体进行督导检查?

  01、包保干部对照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对包保主体开展督导。每季度对包保主体至少开展1次督导;春节、元旦等重要节假日、重点时段应增加督导频次。

  02、包保干部对包保主体完成督导后,在任务清单签字确认,并及时填报信息系统。

  03、督导发现问题的,督促包保主体及时纠正,并通过拍照、录制视频等方式留存证据,通报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或通报本级食安办。

  04、食安办、市场监管部门收到包保干部通报问题后,应当立即组织现场检查,依法严查并纠正包保主体违法违规行为。调查处理结果及时通报包保干部。

  05、包保干部每年向本级党委、政府或村支部(村委会)和上级食安办报告履职情况。

  六、包保干部采取什么督导形式?

  1.原则上应开展现场督导。

  2.必须开展现场督导:高风险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如:特殊食品、乳制品、肉制品等生产企业),学校、幼儿园食堂等餐饮单位。

  3.分片包保、集中督导:在包保主体相对集中的地方(如:食品工业园、餐饮街、食品集中交易市场等)。

  4.线上线下相结合督导:在包保主体多且分散的地方,对于低风险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可采取集中汇报、电话询问、视频会议等方式。

  七、包保干部到企业进行督导检查哪些内容?

  1.查证照公示:查看营业执照、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是否在醒目位置进行公示,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食品经营许可证超期等情况。

  2.查生产经营情况:查看生产经营场所是否保持环境整洁和人员卫生;查看是否严格执行保质期标识等规定,是否存在食品虚假宣传、过期变质等情况;查看餐饮服务单位是否按照要求对餐具、饮具进行清洗消毒;查看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及时整改监管部门指出的食品安全问题隐患等。

  3.查人员管理:查看是否按要求配备食品安全总监或食品安全员,是否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4.查管理体系:查看是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是否制定《食品安全总监职责》、《食品安全员守则》,是否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要求。

  5.查制度落实:查看是否建立健全进货查验、过程控制、出厂检验、食品安全追溯、问题食品下架召回、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制度。

  6.查信息记录:抽查“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记录台账,查看是否如实记录食品安全问题隐患;抽查进货查验、过程控制、出厂检验、人员晨检等信息记录情况。

  7.查宣传培训:查看是否按要求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是否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和宣传等。

  八、上级如何对下级包保干部工作进行督查?

  1.省市县食安办制定督查方案,包括督查组人员构成、重点督查区域、督查对象、督查清单,报食安委会审批。食安委会成员单位派人参与。

  2.省市县食安委会组建督查组,食安办做好协调联络。

  3.督查组按照“四不两直”等方式,督查下级包保干部落实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的情况,尤其是对是否履职尽责、是否完成任务进行督查。督查频次一般每年至少1次。

  4.根据督查结果,对工作不得力、责任不落实的进行警示约谈、限期整改并视情通报,同时记入督查工作问题台账、跟进整改情况、验收复核销号。

头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