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没有“二选一”的双11,品质消费成关注焦点
又是一年购物盛宴。
11月1日,各大电商平台“双11”大促全面开启,两大传统电商巨头战绩显著。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开售4小时,京东139个品牌下单金额破亿,超4万个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开售首小时,天猫超2600个品牌的成交额超过去年全天。
成交额创新高的背后,电商竞争也愈发激烈。随着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社区电商相继入局,新型电商的风口一茬接着一茬。市场有限,搅局者却越来越多,如何撬动存量增量的消费需求,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的效益,成为当下电商平台和商家最紧迫的课题。
平台间的竞争不断深化,也意味着商家和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反垄断”后的首个“双11”,众多商家对电商平台的满意度如何?在哪里开店更具性价比?今年“双11”满减优惠升级,消费者对各平台的“优惠套路”又持怎样的态度?
对此,21网调实验室在21世纪经济报道官方公众号、官方微博以及客户端发起了14项投票调查。
综合分析近万名网友的投票结果,我们发现:
多平台购物成“双11”消费趋势。50%以上的受访消费者选择了京东、天猫、淘宝等传统电商作为今年“双11”的主战场。
“双11”越来越引起商家重视,逾八成受访商家表示会投入更多资源。“二选一”终结后,选择多平台备战的商家超过六成。
苦于“二选一”时期更高的服务费,今年商家最期待降低经营成本。在受访商家看来,京东的扶持政策相对更硬核。52%的受访商家选择在京东新开网店。
对“品质”的追求已成为消费者、商家、平台的共同主题。近九成受访者坚信质量为王,超过八成的商家表示未来会把更多精力放到商品品质上。
“双11”“618”最受瞩目
超六成商家选择多平台备战
在诸多购物节庆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双11”,已历经13个年头。
从21网调实验室的调查结果来看,相较于国庆、中秋等传统节庆和商家店庆,超六成投票网友认为“双11”“618”仍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购物节点。
在这场网购盛宴中,多平台购物已然成为一个趋势。据咨询机构贝恩此前报告,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今年“双11”计划去3个或更多的平台购物。
这一点也在21网调实验室的调查中得到体现。投票结果显示,55%的受访消费者选择了京东作为今年“双11”的主战场。淘宝、天猫亦获得半数以上的投票率。传统电商依然是消费者的首选。
即便“双11”年年过,但消费者的花钱意愿仍旧强烈。全球咨询公司艾睿铂近日发布的报告指出,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中,预计花费1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消费者较去年增加了12%。
庞大的消费需求也鼓舞着商家“拓土开疆”的热情。21网调实验室面向商家的调查显示,“双11”等购物节受商家重视,逾八成投票商家表示会投入更多资源。
“二选一”的终结意味着商家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多平台运作自然成为不少商家的选择。
根据21网调实验室发起的投票,超过六成的受访商家在今年参与了多个平台的“双11”大促,对单个平台“情有独钟”的商家不足两成。
亿欧咨询调研的数据也显示,两平台经营商家占比为36%,而三平台商家经营占比也达到了22%,京东、天猫两大电商巨头为商家多平台经营的主阵地。
最多可节省75%基础运营成本
超半数受访商家选择在京东新开网店
往年“双11”火热的背后,也掩藏着平台商家的不少苦恼:品牌乱挂、著作权侵权、恶意倒卖、未授权经营……在21网调实验室发起的问卷调查中,不少商家都害怕踩到这些“坑”。
而在以上苦恼中,最让商家头疼的莫过于高额的服务费。投票结果显示,超过65%的受访商家苦于“二选一”时期更高的服务费。
相应地,当被问及“最期待从电商平台得到什么”,商家大多表示希望降低经营成本。有商家告诉21网调实验室,从事电商生意,显性的成本包括质保金、平台使用费、扣点、广告费用等,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总体经营投入。
商家们的诉求也得到了电商平台们的回应。
国元证券认为,今年“双11”的一大特点恰在于各大平台对商家的扶持力度显著加大。
以京东为例,京东从成本费用、流量获取、运营效率三个方面先后推出16项扶持举措。天风证券预计京东此举将帮助中小商家最多节省75%的基础运营成本,新客转化率提升4倍。
随着监管加码打击违法市场,想要实现长期高速成长,离不开较强的渠道营销能力。为此,天猫、淘宝推出种草期。而快手今年则加强了服务商生态建设。此外,21网调实验室注意到,抖音、拼多多等平台也对商家制定了扶持政策。
在商家们看来,哪家平台的扶持政策更硬核?
21网调实验室发起的投票结果显示,商家们各自心有所属。京东相对更受青睐,得票率为36.7%。
一个镜像问题是,不再“二选一”后,商家们会选择在哪些平台新开网店呢?在21网调实验室就此发起的投票中,京东以微弱优势领先。
这在京东“11.11开门红”首日的成交数据上也有一定的体现。
以京东服饰为例,今年超6000家新品牌参与京东11.11。开场6小时,超600家品牌成交额超过去年全天5倍,超300家品牌全天成交额同比增长10倍。Levi's、ECCO等超150家国际品牌整体增长超5倍,百丽、波司登等超300家国货品牌整体增长超6倍。
双11“快生意”已成往事
近九成受访者坚信质量为王
对商家而言,平台的扶持是锦上添花,消费者的口碑则关系到生意能否长期维系。
“有种欺负我不会算钱的感觉,我觉得我已经很会算了,还是算不过。” 曹敏君(化名)在浙江一家头部会计师事务所已从事审计工作4年,今年 “双11”大促,会计专业科班出身、取得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的她也算错了优惠券的用法。“研究了好久,结果下单的时候发现购物车里有商品没了,导致到不了能使用优惠券的金额。”
曹敏君向21网调实验室直言,和往年相比,她对优惠越来越无感,因为不喜欢被欺骗的感觉。“更看重体验,宁可套路少点,简单粗暴一点,哪怕优惠力度小一点也无所谓。”
消费者们显然更在意购物体验和商品质量,急功近利的“快生意”已成为往事。21网调实验室的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即使是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依然有87.77%受访者坚信,商品卖得好,质量比流量更重要。
相较以往,今年“双11”许多平台都更注重修炼“内功”,并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消费者的感受层面。京东和天猫都将预售提前至晚上8点,京东“11.11高潮”也提前至11月10日晚8点开启,消费者不必再战至深夜。
商家也腾出了精力。一名美妆品牌高层人士向21网调实验室透露,今年是没有二选一要求的“双11”,自己内心的压力也小了很多。“现在可以留出更多精力,从货品准备、营销到物流,只需要满足消费者就行。”
21网调实验室发起的投票显示,“二选一”终结后,更多受访商家表示会把匀出来的精力放到商品品质上。这一比例达到了80.81%,甚至高于“加大优惠力度”“加大广告投放”。
对“品质”的追求已成为消费者、商家、平台的共同主题。
消费者更信赖哪些平台的商品品质?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平台的投票来看,结果相对集中,京东、天猫均获得60%以上的投票。
“双11”还在进行中,接下来,人们最倾向于在哪家电商平台购物?投票结果显示,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的比例仍然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