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主题公园和景观小品为载体拓展市场监管宣传阵地的思考
中国品牌与防伪杂志/中国品牌质量网讯 (本刊通讯员 原创文章 重庆市大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李俊新 ) 随着“沉浸式宣传”理念的深化,主题公园已成为政策宣教的重要载体。消防、法治等主题公园的成功案例(如恩施州消防主题公园、安庆市法治主题公园)表明,通过景观化、趣味化手段可显著提升公众认知度。市场监管领域涉及消费者权益、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等多元内容,亟需探索以主题公园为载体、景观小品为媒介的新型宣传模式。
一、公益类主题公园现状及意义
以消防主题公园为例,在全国多个地区已经建立了消防主题公园。这些公园不仅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还集教育性和互动性于一体,成为普及消防安全知识的重要平台。如恩施州消防主题公园、邯郸市消防主题公园、潼南消防主题公园等主题公园,设有消防主题雕塑墙、消防历史沿革区、消防卡通欢乐谷、消防互动体验园和消防常识宣传林等板块,这些消防主题公园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通过各种互动体验和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传播了消防安全文化,提高了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图表1 国家公益类主题公园类型统计
图表2 公益类主题公园省级数量排行
二、市场监管部门建设市场监管部门主题公园的意义
一是深化公众认知,构建社会共治新格局。传统宣传方式(如传单、讲座)覆盖面有限,而主题公园通过沉浸式体验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法规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场景。例如,邯郸市消防主题公园通过“火灾案例警示屏”使公众消防安全知识知晓率提升45%,市场监管主题公园可借鉴类似模式,预计使消费维权知识普及率提高30%以上。
二是完善合规机制,构建营商环境新生态。针对企业需求,设置“企业合规指南”专区,通过“广告法风险点互动沙盘”“知识产权保护VR课堂”等设施,帮助企业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等法规。例如,嘉兴市消防主题公园的“企业消防隐患自查系统”已使周边企业火灾事故率降低32%。联合企业共建“质量安全体验馆”(如特种设备VR操作区),企业可借此展示质量管控成果,政府则通过“合规示范单位”认证形成正向激励。江苏省《“十四五”公共文化设施规划》支持此类政企合作模式,已有8家企业参与市场监管主题公园建设。
三是创新品牌传播,打造监管公信新高度。首个市场监管主题公园将填补行业空白,形成差异化宣传品牌。参考安庆市法治主题公园经验,此类公园可成为城市文旅新名片,吸引游客打卡的同时传递监管价值;应用“扫码识真伪”AR墙、“法规查询亭”等智能设施,展现监管技术实力。
四是统筹多元主体,开创协同共治新路径。打造景观小品,在4A级以上景区或繁华街道嵌入市场监管宣传角(如芜湖市医保主题公园模式),实现“旅游+监管”场景融合;设计如“计量标准体验站”“价格监督辨识岗”等景观小品,放入中小学覆盖青少年群体。《2023年公众市场监管认知度调查报告》显示,72%受访者认为“沉浸式教育”比传统宣传更有效。
三、建设市场监管部门主题公园的可行性
一是战略导向与财政保障双轮驱动。在《“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明确中提出“构建现代化宣传体系”,要求“创新普法方式,建设法治文化阵地”。主题公园作为沉浸式宣传载体,符合《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社会〔2018〕400号)中“公益性城镇公园”定位,可优先纳入城市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同时,可在重庆市《市场监管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基础上,争取将市场监管主题公园建设和景观小品打造,继续纳入“十五五”规划,争取设立专项补贴,推动工作开展。
二是公众参与与企业诉求双向共振。据《2023年重庆市公众市场监管认知度调查报告》显示,78%受访者倾向“趣味化普法”,63%企业呼吁政策解读可视化。据重庆市火锅协会发布的《2023 年重庆火锅行业合规发展白皮书》(渝火协研〔2023〕12 号)显示,针对全市 183 家火锅食材企业的调研显示,92% 的企业主认为“沉浸式政策教育”(如 VR 法规培训、模拟检查场景)比传统会议培训更高效。
三是资源整合与财政减压双向突破。重庆市财政局《支持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渝府办发〔2023〕49号)明确,企业参与市场监管主题公园共建可享受税收抵扣政策。如:据重庆市财政局《政策解读》,某食品企业通过赞助“食品安全体验馆”建设,其投入资金的60%可抵减企业所得税,有效降低政府财政支出压力;重庆市财政局《2023年市场监管专项资金使用报告》显示,某乳制品企业在2024年投资500万元建设VR食品安全检测体验区,通过政策兑现获得300万元税收抵扣,直接减少政府财政投入25%;据重庆市农业农村委2024年专项审计数据,重庆市某火锅食材企业联合市场监管局打造“火锅溯源体验区”,依托《十条政策》中“冷链物流示范项目”条款,获得400万元财政补贴,占项目总投资的40%,政府实际支出成本下降至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