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 基层执法 正文

“链”上发力 长阳打造食用农产品共治平台

2025-08-07 来源:中国品牌质量网 阅读量:

  中国品牌与防伪杂志/中国品牌质量网讯   (本刊通讯员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姜勇  )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农业大县,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全县形成了“高山蔬菜+特色林果+生态养殖”的立体农业体系,共有耕地面积62.3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4.7%。富产清江椪柑、高山猕猴桃、资丘皱皮木瓜、核桃与板栗等特色林果,以及生猪、长阳黑山羊、高山生态禽类、清江生态渔业等特色养殖产业。众多富有土家特色的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部门多,信息分散,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被动应对问题多,小散主体质量安全意识薄弱,追溯覆盖率有待提升。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班人主动靠前,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积极探索食用农产品安全共治,全面推行电子化合格证。推动农产品生产者、收购商、批发市场等主体通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开具电子合格证,实现“一品一证、一证一码”,信息涵盖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检测结果等。将合格证开具情况纳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对未落实者实施重点监管,全链条查验责任压实。种植端督促农村专业合作社主体落实自检或委托检测,对合格证真实性负责。流通端要求收购商、批发市场、商超等严格执行“无证不入场、无证不交易”,设立专职查验岗位。消费端推动农贸市场、生鲜电商平台公示合格证信息,消费者可扫码查询溯源。

  二是构建风险导向的快检体系。建立风险清单,根据历史抽检数据、舆情监测、季节因素等,动态发布高风险品种,实施“双随机+重点”快检,对高风险品种实行每日快检覆盖率不低于30%;对中小散户、问题高发区域提高抽检频次,建立“快检直通车”流动监测机制,快检阳性样品立即封存并启动监督抽检,确认不合格的依法查处并追溯源头。建立快检数据实时上传机制,与省级监管平台对接,实现风险预警可视化。

  三是完善追溯与执法衔接机制。追溯平台整合。打通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数据壁垒,实现合格证、快检结果、执法案件等信息互联互通。

  四是社会共治与能力建设。建立“合格证+保险”机制。鼓励企业购买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险,将合格证作为投保前置条件。公众参与激励。开通“随手拍”举报通道,对提供违法线索的公众给予奖励。

  目前,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培育老巴王、清江龙井等12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基础上。已建成覆盖城乡的智能快检室14个,年抽检量达400批次,从农田到餐桌,不断织密多元主体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网,并持续深化全链条监管创新,强化智慧赋能,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内外联动的一盘棋治理体系。

头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