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交通 > 行业信息 正文

山西省消协发布2024年度联合开展新能源汽车消费调查报告

2024-03-19 来源: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阅读量:

  一、调查背景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从2012年到2023年上半年,大致上呈现相近的增长趋势。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汽车消费市场占有率达到31.6%。2024年1月以来,全国各地两会密集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各省对于能源项目的建设都提出了宏大的计划,尤其是新能源领域,各地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决心。其中,热度始终不减的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多地新一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所体现,被寄予厚望。各大汽车品牌商也陆续“觉醒”,互联网汽车不断出现,并且同类产品不断增加,消费者的可选择性也更加多样。

  在此背景下,为了解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知晓度和接受程度,分析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考虑的因素,评估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满意度及潜在的改进需求,探究非车主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和未来购买意愿,《中国消费者》杂志社特联合山西、黑龙江、河北、山东、云南、青海六省消协组织(消保委)共同开展“新能源汽车消费调查”活动。

  二、活动内容与方式

  本次“新能源汽车消费调查活动”采用线上问卷调研的方式开展调查,通过中国315报告以及山西、黑龙江、河北、山东、云南、青海六省消协组织(消保委)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进行问卷推送。调查活动时间为2024年3月1日至3月5日,为期5天,共回收样本19612个。

  本次活动调查内容包含消费者基础信息以及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知晓度与态度、购买意愿与动机、使用体验、政策影响和开放性意见建议。

  三、调查结果分析

  3.1、受访者基础信息

  1、性别和年龄分布

  本次调查共计回收19612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受访者居多(11884人),占比61%;在年龄上,以26-35岁和36-45岁的受访者为主要参与人群,该年龄区间的受访者共计15078人,占所有受访者的77%。

  2、年收入结构分布

  本次活动受访者年收入结构以5万~20万的受访者为主。其中年收入在10万~20万的人群占比最高,达34%(6712人),其次是年收入在5万~10万元的受访者,占比31%(6016人),年收入低于5万元的受访者共计3530人,占比18%。年收入在20万~30万区间的受访者有2462人,占比13%,大于30万的高收入人群相对较少,总计892人,仅占比4%。

  3.2、对新能源汽车的知晓度及获取资讯的渠道

  1、知晓度

  在全部受访者中,对新能源汽车有一定了解的受访者共计16656人,占比85%;受访者中对新能源汽车“听说过,但不算了解”的共计2956人,占比15%。

  2、资讯获取渠道

  62%的受访者(12064人)都曾通过商业渠道(广告、推销员、经销商的宣传)来获知新能源汽车资讯;57%的受访者(11100人)曾通过个人渠道(家人、亲友、同事、邻居)获知新能源汽车资讯;还有36%的受访者(7040人)通过公共途径(新闻、报纸等)获取,21%的受访者(4118人)是通过网络途径(QQ、微信公众号、论坛等)了解到新能源汽车,还有约2%的受访者(404人)是通过其他未知途径获取资讯。

  3.3、对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感知

  在对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感知上,有43%的受访者(8412人)认为价格相对略高,39%的受访者(7676人)认为相对合理,认为定价非常合理的受访者为2884人,占全部受访者的15%;还有3%的受访者(640人)认为价格明显偏高。

  3.4、对当前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接受程度

  1、是否看好当前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普遍看好当前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有88.8%的受访者(17416人)看好,仅有11.2%的受访者(2196人)不看好。

  2、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优势

  在看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17416名受访者中,有超过半数(62%,10712人)以上的受访者是因为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受到的“政策扶持力度大”,有53%的受访者(9246人)认可“市场增长迅速”;有35%的受访者(6016人)看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未来的“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有31%的受访者(5420人)觉得新能源汽车近些年“技术进步显著”;有18%的受访者(3092人)认为新能源汽车“公众接受度高”;有16%的受访者(2814人)是从环保角度考虑,认为新能源汽车“环保效益显著”;此外,还有1%的受访者(160人)是因为“其他”未知因素而看好该市场。

  3、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劣势

  在不看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2196名受访者中,有42%的受访者(912人)介意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有限”;有41%的受访者(890人)担心新能源汽车“性价比差,贬值快”;有26%的受访者(574人)认为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不成熟”;24%的受访者(518人)觉得新能源汽车“维保成本较高”;还有23%的受访者(506人)认为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会存在“充电便利性不足”的问题;还有部分受访者可能是考虑到南北方温度环境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选择了“环境适应性差”,这部分受访者共计226人,占比10%;另外,还有7%的受访者认为新能源汽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瓶颈阶段,所以不看好该市场。此外,还有46名受访者选择了“其他”暂未明确的因素而不看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

  3.5、受访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58%的受访者(11402人)购买过新能源汽车,42%的受访者(8210人)未曾购买过新能源汽车。

  3.6、车主调查

  1、购车动机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汽车是价值仅次于房产的第二大消费品,家庭购入一辆汽车,需要开好多年,所以,消费者的购车动机往往不是单一因素的组成。为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购车动机,我们对此项调查做了“多选”设置。调查发现,在11402位受访车主中,排名前三的购车动机分别是“使用成本低”、“政府补贴政策”、“车辆性能满足需求”。

  2、成长空间

  调查结果显示,车主们希望新能源汽车改进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增加充电设施”“提高续航能力”“降低购车成本”上。其中,有6106名车主希望能“增加充电设施”,5934名车主希望能“提高续航能力”,5911名车主希望能“降低购车成本”。

  3.7、非车主调查

  1、担忧顾虑

  调查结果显示,有8210名受访者从未购买过新能源汽车。他们未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有近六成的人(59%,4864人)选择了“续航里程不足”;42%的受访者(3422人)是担心“充电设施不完善”;还有36%的受访者(2966人)“担心贬值过快”;此外,还有30%的受访者(2434人)“对新技术持观望态度”;29%的受访者(2340人)对车辆价格比较在意,认为新能源汽车“车辆价格过高”;18%的受访者(1488人)因为新能源汽车“维护保养的不确定性”而放弃选购。

  2、关注重点

  在调查8210名非车主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时,我们发现,非车主们对我们预设的关注要素选择相对均衡,关注“充电网络布局”的非车主有3788人,关注“车辆性能参数”的非车主有3258人,关注“维修保养服务”的非车主有3074人,关注“政府补贴政策”的非车主有3010人,关注“用户评价口碑”的非车主有2924人,相比之下,关注“试驾体验”的非车主很少,仅有952人。

  3.8、预期价格

  新能源汽车价格参差不齐,我们对19612名受访者展开了心理预期价格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5万元以下的价格更受消费者青睐,共有48%的受访者(9446人)选择了15万元以下;34%的受访者(6572人)能够接受15--35万元的价格区间;16%的受访者(1603人)愿意选择35--7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仅有2%的受访者(194人)能够接受7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豪车。

  3.9、心仪类型

  在对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做意向调查时,我们发现:可城镇可高速、可长途可短途、可油可电可环保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更受消费者青睐,共有约9918名受访者(51%)选择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遥遥领先其他类型。另外,还有28%的受访者(5516人)喜欢“纯电动汽车”,18%的受访者(3568人)中意“燃料调查电动汽车”,剩余3%的受访者(610人)对“其他新能源汽车”更感兴趣。

  四、行业问题

  在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由于起步较晚,在核心技术方面始终落后国际先进水平几个身位,中国汽车品牌一直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新能源时代的到来,给了中国汽车品牌“弯道超车”的机会。中国汽车品牌摇身一变,从燃油车时代的“追赶者”变成新能源时代的“并跑者”甚至“领跑者”,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在国际市场也不断取得突破。正如同阳光的背后总是阴影,新能源汽车行业辉煌成绩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4.1、充电设施有待完善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了解新能源汽车,并且看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因为周边生活环境中充电设施的不完备,而放弃选购新能源汽车。

  4.2、技术发展到了瓶颈期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电池产业的技术升级有着直接关系,电池容量和耐久性一直都是全球性难题,等待着更多的科研人员去攻破。

  4.3、政策扶持力度问题

  在本轮调查中,近七成的车主(65%,7428人)都曾享受过政策红利,政策扶持力度不能说不大,但对比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以及迅速增长的新能源车主群体,更多更有力的扶持政策需要快速出台并跟进。

  4.4、成本价格问题

  一边是车商宣称的“卖一辆亏一辆”,一边是消费者集体吐槽的“车太贵”,尤其是当消费者还有“燃油车”选项时,新能源汽车的价格问题可能将直接导致消费者转投燃油车的怀抱。自去年以来,新能源车企屡屡爆发出价格战,让本来就增收不增利的车企雪上加霜,更没有经费去支持技术升级,造成恶性循环。

  五、对策建议

  5.1、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

  新能源汽车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续航里程方面,受限于目前的电池技术瓶颈,短期内预计也无法做出重大的技术突破,那就只能在“数量”和“效率”上做弥补。建议加快充电站的建设、提高充电设备效率、加强充电站的管理来缓解“续航里程”问题。一是增加充电桩的数量,同时要结合新能源车辆的使用场景特别是中长途方面的劣势,加快各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的建设,解决新能源车辆出行难题。二是要规范充电桩的充电效率标准,目前所布局的充电桩除了政府所建设的以外,还有一些第三方企业建设的,充电效率参差不齐,甚至效率低的充电桩充电效率只有效率高的二分之一乃至三分之一,导致驾驶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用户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中途充电。建议建立充电桩充电效率标准的准入机制,加快快充桩的建设布局,提高充电桩的整体利用率。三是加强对已建设的充电站的维护管理,对政府出资建设的充电站,可以采取成立专门机构管理的方式或者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由第三方公司来运营管理,同时建立考评体系,由消费者对充电站的运营管理来进行考核评价。

  5.2、要争取关键技术的新突破。

  新能源汽车对所使用的电池要求比较高,既要保证容量又要有可靠的耐用性能,建议车企重点研究电动汽车的一致性、安全性、耐久性与低成本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重点开发性价比高又容易引起市场接受的电动汽车产品,开发出具有高舒适性、高可靠性的城市汽车和纯电动小型乘用车。

  5.3、加大政府补贴力度。

  按照相关财政补助要求,加大新能源汽车在充换电等使用环节的支持力度,优化使用环境,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

  5.4、明确产品价格区间

  消费者群体收入水平不同,能接受的价格区间也不同。一味的价格战,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建议车企合理规划、严谨布局,做好高、中、低档的产品分类,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预算,保护品牌形象和市场秩序。在收获利益的同时,能够注重研发能力的提升,投入更多精力去突破技术瓶颈,降低成本投入。品牌车企间也可尝试合作共赢,取长补短,共同打造出更适合消费者的产品。

  六、消费提示

  为保障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升消费者依法维权意识,减少和避免新能源汽车消费纠纷发生,我们也郑重向广大消费者发出以下提示:

  6.1、价格跨度大,量力而行

  新能源汽车价格跨度较大,消费者应充分考虑自身收入水平,量力而行。同时,购买前可通过二手车平台提前了解所需车型的贬值情况,提前做好心理预期,避免与期望值落差过大引起的不必要纠纷。

  6.2、按需定位,理性选择

  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汽车前,应找准需求定位,考虑续航里程是否可以满足自身的出行需求及使用场景,续航里程对于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重要参数,关系到车辆的后续使用,如果车辆只是用于市区通勤代步,那么需要了解清楚居住小区是否适合安装私人充电桩,以及所在城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配置情况,如果经常出远门、行驶里程较远,则需要充分考虑车子的续航及充电速度,所以,广大消费者应根据自身出行需求,合理选择车辆。

  6.3、充分了解当地扶持政策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当下国情,在国家扶持政策以外,很多地方政府都出台了本地化的扶持政策,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前,应充分了解当地扶持政策,享受应有的补贴。避免因信息不同步而造成的财产损失。常见的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免征车辆购置税、牌照优惠政策、停车优惠政策、充电设施优惠政策等。

  6.4、全面了解,仔细核对

  消费者应仔细核对经营者提供的车辆信息与合同约定是否一致、查看车身是否有明显划痕,检查好车辆各种手续,对汽车的各项配置、功能、收费标准、电池寿命、维修保养、额外收费项目、提车时间、退款约定等重要信息详细了解,并要求将上述信息连同销售人员的宣传承诺一并写入合同,对于不清楚的条款,要主动质疑,避免被销售人员“忽悠”,若遇到捆绑购买车险、收取不合理费用等经营行为,要勇于说“不”。

  6.5、正确保养,依法维权

  新能源汽车保养既有和燃油汽车一样的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空调系统、冷却系统的正常检查和维护,也有不同于燃油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电机系统以及电器电控系统的检查。所以,应定期对其规范维护保养。在日常使用时也应避免充电时间过长,暴雨天尽量不要停靠在露天充电,以保证安全。同时妥善保管购车合同、付款记录等凭证,出现问题时,可先与经营者沟通协商处理;若协商不成,应结合实际情况依法选择投诉、提起仲裁、起诉等维权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头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