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交通 > 行业信息 正文

汽车质量分析报告:进气温度对发动机经济性和排放的影响

2021-09-05 来源:中国产品质量报告 阅读量:22816
     进气温度这个专业术语,是汽车发动机整车安装质量保证中的重要参数。本文从进气温度入手,就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针对重型牵引车的进气系统,明确了对进气温度有影响的因素,提出了进气温度改善的措施,为整车设计提供了依据。
     一、 进气温度对发动机经济性和排放的影响
     汽车用柴油发动机以其较高的燃烧效率和良好的耐久性,在中国商用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进气温度是柴油发动机整车安装质量保证中的重要参数,会对发动机进气量及燃烧特性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整车开发过程中,需针对影响发动机进气温度的零部件进行设计,满足发动机安装质量保证要求。
柴油发动机缸内燃烧的质量与其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能高度相关。近年来,柴油机通过提高转速,加大喷油压力等技术路径改善缸内燃烧效率,这使得组织良好的燃烧过程对柴油机的燃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专家采用台架试验和FIRE软件仿真的方法,对进气系统三个参数(涡流比、增压比和进气温度)进行了研究,探讨进气温度的增加与功率和排放的关系。为了量化进气温度对发动机燃烧性能的影响,专家选择了一款重型牵引车上安装的13L排量柴油发动机进行建模和仿真计算,采用台架试验的方法,对发动机不同油门开度、不同转速下的进气温度对发动机的影响进行了检测。从结果可看出,发动机进气温度对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影响较大。
     从台架试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在不同工况下,进气温度均对发动机经济性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有显著影响。因此可得到如下结论:
     1) 进气温度升高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有负面影响;对于该发动机,进气温度每上升10℃,燃油经济性约恶化1%。
     2) 进气温度升高对氮氧化物排放量影响较大,进气温度每上升10℃,氮氧化物排放量约恶化4.5%。

     二、影响发动机进气温度的因素
     对于重型牵引车来说,发动机进气过程通常为:
     1) 大气通过驾驶室后部的引气道进入空气滤清器,温度基本不变。
     2) 空气进入发动机涡轮增压器,温度上升。
     3) 空气进入中冷器,温度下降;随后进入发动机进行燃烧。
     从几种典型牵引车进气温度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不同车型在不同阶段的温度变化情况均有所不同,零部件的特性对进气温度的变化有着显著影响。影响进气温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1)引气道密封性。国内部分有导流罩的牵引车的进气入口位于侧导流罩处,如引气道与侧导流罩之间密封不严,则会出现发动机舱内热空气上升,顺着缝隙进入引气道,导致进气温度偏高的情况。
     2)增压器特性。增压比是柴油机涡轮增压器的重要参数, 由于气体温度上升值与增压比成正比,增压器的增压比越大,则进气温升越高。
     3)中冷器能力。在通过增压器后,增压器出口温度较高导致进气效率下降,为降低进入气缸的充量密度,增加进气总管内的空气密度,需要在增压器和发动机进气歧管之间安装中冷器,降低进气温度。
     相对于囯五排放的车型,国六排放的牵引车中冷器的能力有了大幅提升,有效改善了进气温升,从而可降低整车的氮氧化物的排放。专家在某型牵引车上增加热回风挡板并开展整车冷却性能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可看出,采用热回风挡板后,发动机进气温升降低了3-5℃,整车最高环境许用温度提升了4-6℃。

     三、专家结论
     专家采用仿真和台架试验的方法,对柴油发动机进气温度与性能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进气温度与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和氮氧化物之间有着显著关系,在发动机匹配应用过程中,需对进气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对重型牵引车而言,影响进气温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引气道的密封性、增压器特性以及中冷器性能,可通过改善引气道密封性、增大中冷器尺寸和中冷器热流场优化等方法降低进气温度。

头条

推荐内容